翔宇首页收藏本站

淮安翔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89|回复: 2
收起左侧

淮阴(清河)县治从何处迁往清江浦

[复制链接]
淡定自若 发表于 2013-3-22 10:5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淮阴(清河)县治在清朝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之前,除1274-1324年之间 在大清口(今袁集桂塘)之外,将近两千年一直在码头镇境内甘罗城、淮阴故城、八里庄、小清口西北(今旧县)之间迁来迁去。《淮阴县志》在“县治变迁”中记载:“天历元年(1328 年),……迁县城于小 清口(今码头镇旧县村),……。后又因水患和战乱,于清初复迁县城于甘罗城。至清康熙年 间(1662-1722年),县城屡遭水患。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江苏巡抚陈宏谋疏请移治,获准后迁县治于清江浦。”《淮阴县志》在“建置”、“沿革”中记载:“明至清乾隆二十 七年(1762年),淮阴县的体制和元时一样,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当年山阳之古淮阴地多割并 入清河县,县隶属淮安府”。由此看来,当时的清河县治是由甘罗城迁往清江浦的。
因工作需要,五月下旬潜心研读《光绪丙子清河县志》不禁疑窦渐生。志中的《旧县四境 图》、《新县四境图》引人入胜,始知“旧县”之名来自于“新县”之起。“沿革”中记载 :“天历中又移治小清口之西北,东去淮阴城十里,今所称旧县者也,明因元旧,崇祯末迁 治甘罗城。本朝(指清朝)因之,康熙中屡圯于水。乾隆二十六年,江苏巡抚陈宏谋疏请移治山阳之清江浦,而割山阳近浦十余乡并入清河,是为新县治”(原文繁体无标点)。由此看来 ,《淮阴县志》中的记载大体来源于此。而《光绪丙子清河县志》“建置”中又这样记载: “天历元年……再迁小清口之西北……明季之乱再徒甘罗城,不久复旧。国朝康熙中,河屡 决、县益下,垒土为堤,官署仓库从上视若井,岁水大至,公私忧?。谋迁于渔沟及罗家荒,议皆格,不果行。乾隆二十五年(时间不一致,实为乾隆二十五年上疏,二十六年移治), 江苏巡抚陈宏谋疏请移治山阳之清江浦。 ”此处迁治之因记载甚详。而“不久复旧”四字不可忽视,应当是又从甘罗城迁回小清口之 西北。而再议迁治,应当是从小清口之西北迁往清江浦。因有新县城才将原址称为旧县,所以《光绪丙子清河县志》从“图说”到“建置”都用“旧县”、“新县”加以表述。而且从 “建置”中可以看出,迁治之后,还有不少公署仍然设在“旧县”。
考证基本释疑,毕竟还不放心,再广泛涉猎史料,《淮阴县志》“大事记”中豁然载有: “崇祯元年(1628)年,清河县治迁码头镇北一里之甘罗城”。“顺治三年(1646年),清河县 治迁小清口,隶属淮安府”。真相终于大白。
综上所述,淮阴(清河)县治是从今码头镇的“旧县”迁到清江浦的。由此推而广之,综合各方面的资料详加考证,列成《淮阴县(清河县)治所变更概览表》(见下页),使淮阴县(清河县)治所变更情况一览概知。
(原载2003年6月12日《淮安日报》、2003年《淮阴年鉴》)
admin 发表于 2013-4-14 16:34:05 | 显示全部楼层
:lol不错不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5041071号 淮安翔宇网络 技术支持,Copyright© 2012-2013 All Right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