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宇首页收藏本站

淮安翔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85|回复: 2
收起左侧

苏教国标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左手吃饭 发表于 2013-3-20 10:3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4、翻越远方的大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刘翔不畏艰难、敢于挑战的进取精神,同时明白前进道路上的一些困难看似不可战胜,但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总有超越的时候。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刘翔的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体会他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2、能从刘翔的故事中获得启示。
  三、教具准备:课件。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1、看课文插图。
   2、你们认识他吗?谁能介绍一下他?
   3、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如何变成“跨栏王”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写的这篇文章。(板书课题:翻越远方的大山)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教学要求:
    (1)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理解词义,读懂课文。
    (3)思考如下问题:
      ①“大山”指的是什么?
      ②文中有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
      ③刘翔是怎样一步步打败约翰逊的?
   2、学生根据要求自学。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开火车读。
       跨栏 田径 决赛 希腊 雅典 国际 隐隐 成绩 纪录 呐喊 当初 祝贺 遥不可及 风驰电掣
       读音注意:掣字形区分:纪记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相机指导读易错、难读的句子。
       文中有两处问句,要读好疑问的语气。
   4、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1)谁能说说“大山”指的是什么?
    (2)文中有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
    (3)刘翔是怎么样一步步打败约翰逊的?从这你体会到了什么?
   5、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决。
  三、再读课文,继续感知。
   1.让我们再次读课文,这一次请同学们默读,感受这些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想一想刘翔是在翻越这座大山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读完后试着完成这样的填空:遥不可及-(站在山脚下)-(翻越大山)。
     我们能按照这条时间线索把课文分成对应一座的三大部分呢?
     第一部分(一至二自然段),主要写刘翔刚练跨栏那会儿,把约翰逊当成一座要不可及的大山。
     第二部分(三至七自然段),写刘翔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来到了“大山”脚下。
     第三部分(八至十一自然段),主要讲刘翔成功翻越了远方的大山,最终战胜了约翰逊。
     “远方的大山”对于刘翔来说是什么呢?他是怎么样翻越的?在翻越的过程中他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最终成功了吗?在翻越的过程中他表现出了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刘翔不畏艰难、敢于挑战的进取精神,同时明白前进道路上的一些困难看似不可战胜,但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总有超越的时候。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刘翔的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体会他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2、能从刘翔的故事中获得启示。

  一、导入。
    同学们,10道高栏、110米的距离、潇洒的动作,炮弹般的速度、不仅改变了一个民族关于速度的记忆,弥补了一段想象中的记录空白,同时也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刘翔——它已经成为了大家心中一个不容忽略的名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刘翔的自传体作品——齐读课题。
  二、研读文本,感受历程。
   1、自由读全文,说一说,文中的哪一句话点明了题目?
   2、出示:那一刻我才回过神来:这一切都是真的,我成功地翻越了远方的大山!!
    (1)这段话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总结全文,呼应开头,点明主旨的作用)
    (2)这句话后面的“!”表示什么?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来读这句话?(激动、欣喜)
   3、“远方的大山”指的是什么?你是从文中哪儿找出来的?
    (1)把约翰逊比作大山,说明了什么?啊个词语也说明了这一点?(奢望)
    (2)“遥不可及”是什么意思?(非常遥远,难以得到的东西)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我”和约翰逊相差甚远)
    (3)指导朗读。这句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应该用无可奈何的语气来读,重读“根本就不敢”“遥不可及”“更别提”)
    (4)能说说此时刘翔的心情吗?展开想象谈一下。
      事实上,阿兰约翰逊从1989年出道至今,已经在110米栏界奋斗了20年。4枚世锦赛金牌、1枚奥运会金牌、3枚室内世锦赛金牌,是110米栏界的霸主,无法超越的对象。所以这样一个强劲的的对手在刘翔看来是一座“远方的大山”,翻越它便成为了他的一个很难实现的希望,一个——梦想。
      过渡:那么,刘翔是怎样成功翻越这座大山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3-10自然段。
   4、上节课我们找出了文中许多表示时间的词语,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见证了刘翔不断努力,不断进步的过程,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然后填图吧!
     老师在黑板上画一座山,请学生根据时间在相应的位置填空。
    (1)学生自由填空读课文。
    (2)全班交流。
      ①谁能来说说2001年“我”和约翰逊的表现?
      ②“风驰电掣”是什么意思?由这个词语你想到了哪些事物?
      ③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名观众,你在感受约翰逊风驰电掣的速度时,心里会想些什么?
      ④作业一名一直以来把约翰逊当作自己目标的运动员,刘翔此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⑤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我”决心赶超约翰逊)
      ⑥那么,2002年出现了怎样的情况呢?
      ⑦当看到约翰逊的背影时,“我”心里又会想些什么?
       过渡:在不断的训练中,在坚定的决心下,“我”的成绩越来越好,进入决赛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和约翰逊过招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⑧在2003年的近10次比赛中,“我”和约翰逊的差距终于缩小了!文中的哪句话告诉我们这一点?(我屡屡拿第二,而约翰逊总是拿第一!)
      ⑨你从“总是”和“!”体会到了什么?
      ⑩三年的时间,“我”的进步是神速的。请你想一想,“我”都进行了哪些艰苦的训练?
       虽然“我”在不断进步,但是约翰逊这座大山依然横在“我”的面前,而“我已经站在山脚下”!
       2004年又是怎样的情况呢?
       “久久等待的那一天”指是什么?
       “我”的成绩是多少?此时“我”心里怎么想?为什么反而迷糊了?
       展开想象:如果你是一名体育记者,你会如何祝贺刘翔?
       师生合作:师当刘翔,生当体育记者。
       听到你们的祝贺声,“我”才回过神来。(齐读:那一刻我才回过神来:这一切都是真的,我成功翻越了远方的大山!)
       “那一刻”指的是什么?(约翰逊祝贺“我”的时候)
       “这一切”指的是什么?
       指导朗读:你觉得这句话应该怎么读?
  三、感情精神,进行教育
   1、你从刘翔身上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2、在生活中,你有崇拜的人吗?你打算怎样努力来超越自己崇拜的人呢?
  四、拓展延伸,丰富积累。
   1、“中国有我,亚洲有我,我会再次飞翔,这就是真我的刘翔!”
     推荐阅读《我是刘翔》。
   2、你还知道哪些运动员的名字?简述有关他(她)的故事。

  板书:               4、翻越远方的大山
                      阿兰 约翰逊
                     力
                    努
                   的
                  懈
                 不
                持
               坚
             刘翔



                       《5、雪儿》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我"对雪儿的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和可爱形象。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趣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一个发生在受伤的孩子和受伤的白鸽之间的故事,题目是:雪儿。
    读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⑴自由轻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说一说你知道的"我"和雪儿之间的故事。
    ⑵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前面的生字。
    ⑶运用"理解六法"并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明媚  敷药  喃喃  哀伤  艰难险阻  忠实  盼着  弧线  施展
   2、教师检查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⑴出示词语:
    ⑵指名逐个读,指名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读准子音。
    ⑶指名解词。
     明媚:鲜明艳丽。
     敷药:涂药、搽药。
     喃喃:小声叨唠。
     哀伤:非常悲伤。
     艰难险阻:繁重的困难和危险的阻挡。
     忠实:忠诚可靠。
     盼着:迫切地希望。
     弧线:圆周的一段,本文比喻白鸽飞行的轨迹。
     施展:发挥、显示。
     课文中还有一些词语在精读课文时去体会理解。
    ⑷齐读生字词。
    ⑸指导书写生字。
  三、理清脉络
    默读课文,按"盼望--渴望--快慰"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并想想每部分讲了什么。
    学生自学讨论:
  四、精读第一部分
   1、导读。
    从第1自然段看,你能了解"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吗?从第2自然段看,"我"是怎么对待受伤的白鸽的?
   2、讲读。
    ⑴用○圈出第1自然段中表示情感的词。"向往"是什么意思?"明媚的春光"又是什么意思?你知道明媚的春光指哪些?"我"为什么非常向往明媚的春光?
    ⑵爸爸捡回一只受伤的白鸽,什么样子?读一读这些语句,说说"我"当时的心情怎样。
     用横线画出第2自然段中"我"对刚到家的"小客人"的做法。读一读,谁能概括一下?
     为何给它取名"雪儿"呢?
     这一系列的做法说明了什么?
    ⑶过了几天,雪儿和"我"的关系怎样?具体表现是什么?
     "飘飘悠悠"可以换成哪个词?"蓝天白云"跟雪儿有什么关系?跟"我"又有什么关系?
   3、指导朗读。
   4、过渡:"我"的盼望有没有成为现实?请同学们课后预习下面的内容。
  五、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
    ⑴有钢笔描红。
    ⑵读一读,比一比,再组词。
   2、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口述故事的第一部分。
   3、"我"的盼望成为现实了吗?请看地第二部分。
  二、精读第二部分
   1、导读。
     "我"了解到雪儿有哪些本领?这使"我"的心情更加怎样?
   2、讲读。
     用波浪线画出并理解描写信鸽本领的词。
     用波浪线画出并理解表示信鸽品格的词。
     正因为信鸽有以上高超的本领、忠实的品格,人们称赞它是什么?也正因为如此,"我"的情感发生了什么变化?"更盼着"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
   3、指导朗读。
   4、小结并过渡。
  三、精读第三部分
   1、导读。
     自由放声朗读第三部分,侃侃哪些动作能够作者的情感。边读边圈出有关词语。
   2、讲读。
   3、指导朗读,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作者"惊喜--矛盾--快慰"的情感变化。
  四、总结全文
   1、指名学生看看"板书",口述全文。
   2、讨论:"我"的腿伤好起来后,会做些什么令父母惊喜一番呢?
   3、教师小结:
  四、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
   2、课后作业。



  
                  《6、花瓣飘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红艳艳”等词语。
   3、抓住关键词通过充分地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纯朴的亲情。
  教学准备:一束月季花、文字片、录音带
  预习要求:
   1、读通课文。
   2、查字典:俯、惶、恐
  教学过程:

  一、引入情境,初读课文。
  1、出示一束月季花,展示在讲台上。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这是今天清晨老师特意从花市场买来的,仔细观察一下,说说月季花怎么样?你们喜欢吗?(启发学生看看样子,闻闻香味)红艳艳的花朵在绿叶衬托下显得真美,还不时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老师和同学们一样喜欢,有一位小女孩,她也很喜欢,大家想认识她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
  2、板书课题:花瓣飘香
  3、齐读课题。
  4、同学们在课前已经预习了,能把课文读通吗?愿意来读给大家听的请举手。看看课文,该请几位同学来读比较好呢?提示学生:课文写了哪几个时间段中发生的事?请你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出示:一天清晨(2)、几天后的一个清晨(3-10)、第二天早晨(11)
  第二部分比较长,请两位同学读,3-5、6-10,请4位同学来读,其他同学可得仔细听,生字读准了没有、句子读通了没有,他们读完请你发表意见。
  5、学生分段朗读,读中相机正音,读后学生评价,教师给予肯定性评价。
  6、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谁来说说。(小女孩摘花瓣送妈妈)
  结合进行板书:摘花瓣
  二、引导自学,读中感悟。
  1、围绕小女孩“摘花瓣”这件事,同学们想深入了解哪些?教师激发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提问。(出示学生提出的问题)
  ⑴怎么摘花瓣的?
  ⑵为什么只摘花瓣呢?
  ⑶摘花瓣做什么?
  2、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几个有价值的问题,那下面该怎么办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书解决行吗?就请大家对照问题去读读相应的课文段落,圈圈画画,同桌两人还可以进行讨论。
  3、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这三个问题都读懂了吗?指名回答。
  4、这篇课文描绘的情境美,展现的人物美,课文的语言也很美,想不想再去细细地读读。
  (一)探究问题1,学习第2段。
  1、怎么摘花瓣的?在哪一节?出示段落2,指名读,你觉得小女孩摘花瓣时怎样?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体会:俯在、小心地摘、双手捧着、飞快地)
  2、交流摘花的动作。
  3、谁来把小女孩摘花瓣的情形演演。都想演,恐怕花瓣摘光了,咱们商量一下,就请一位同学来演。学生上台表演小女孩摘花瓣的情形。
  4、学生评价。
  5、请表演学生自己说说:
  你摘花瓣时动作那么轻,为什么?(小心)
  你俯在花前闻到了什么?心里怎么想的?(多美多香的花呀!)
  你摘下以后是怎么拿的?再示范一下。(双手捧着)
  小小的一片花瓣为什么要“双手捧着”?
  (一片小小的花瓣包含了小女孩对妈妈的一份真情。)
  (怕花瓣上的露珠滚掉。)
  6、谁能把小女孩当时摘花瓣的情形读好呢?指名读,齐读。
  (二)探究问题2,学习第3-5段。
  1、“为什么只摘花瓣呢?”请你把3-5段连起来读读,
  ⑴指名答,板书:舍不得,怎么说的?(低着头不好意思)为什么?
  ⑵知道摘花瓣是不对的,还可以从哪儿看出来?(不知所措、惶恐),想象当时小女孩被我叫住后的情形。(很突然,来不及反应;感到惊慌害怕)
  ⑶知道了,这句话该怎么读?指名读。
  ⑷我理解她吗?哪儿看出来?(我轻轻地问)(读读,她知道自己错了,我当时不忍心责备她,)
  ⑸分角色读好3-5
  (三)探究问题3,学习第6-9段。
  1、摘花瓣做什么?出示6-9段,指名回答。
  ⑴送给生病的妈妈。
  ⑵为了让妈妈高兴。(板书:送给妈妈让妈妈高兴)
  让学生摸一摸,闻一闻,花瓣柔软舒服散发出淡淡清香,心里什么感觉?
  2、再读读还有什么原因?
  ⑴爸爸是一位保卫祖国的边防战士。
  ⑵小女孩肯定会经常给爸爸写回信,在信中会说些什么呢?这是一位怎样的孩子?(板书:听妈妈话,不惹妈妈生气)
  (爸爸远在千里,照顾不到妈妈,她不但不惹妈妈生气,还要让妈妈高兴;不但听妈妈的话,还听爸爸的话。)
  ⑶小女孩想起了爸爸心里会怎样呢?(爸爸不在身边,妈妈又生病了,小女孩很难过)
  这是一位怎样的孩子?(爱妈妈,懂事)
  ⑷分角色读好6-9段。
  三、总结升华,体验感情。
  1、读到这里,三个问题都理解了,此时你们最想说一句什么?
  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学生齐读)板书:懂事的好孩子
  2、老师也忍不住想吟诵一首小诗,读给你们听。(配乐朗诵,字幕滚动)
  3、这么美的文字、这么美的情境、这么可爱的女孩,课后自己再去读读把感受深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
  4、最后,请同学们给老师帮个忙,今天,老师特意买来了这一束美丽的月季花,课也结束了,这束花该怎么处理呢?老师想请你们出出主意。
  ⑴送给课文中的小女孩
  ⑵送给老师的妈妈
  ⑶送给同学们。愿你们就像那一片片带着清香的花瓣。

                  花瓣飘香
               清晨,月季花上闪动着露珠,
               小女孩摘下一片花瓣,
               轻轻放在妈妈的枕边。
               表一份心愿,
               道一声祝福,
               妈妈的脸上漾起了微笑。
               小小的花瓣,
               像绒布一样柔软,
               淡淡的清香随风飘散。
               小小的女孩,
               像露珠一样透亮,
               你不就是那片清香的花瓣吗?

                《花瓣飘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理解、感悟课文。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通过精读、感悟课文,体会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孩子,从中受到孝敬父母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为什么说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孩子。
  教学准备:词语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出示课件:一幅月季花图。同学们请看,这一丛月季花怎么样?让学生
     从花的形状、颜色清新等感受月季花的美丽。
   2、文中哪一个词语写出了月季花的美丽?(红艳艳)学生齐读一自然段。3、通过昨天的初步学习,你知道《花瓣飘香》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吗?你认
     为小女孩是个怎样的孩子?(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好孩子。)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看看课文的哪些地方表现了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二、精读、感悟课文。
  (一)、自读感悟
    1、提出自读的要求:请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2——10自然段,用“﹏﹏”勾画出表现小女孩懂事的有关句子。
    2、学生自由读课文,并用铅笔在书上勾画有关的句子。
  (二)、合作探索
    1、孩子们读的多认真呀!能把你学习的收获向学习小伙伴说说吗?
    2、学生在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己勾画的句子。
  (三)、集体交流(根据学生的选择学习相关的课文内容)
     过渡:孩子们讨论得多激烈啊!愿意把自己的学习的成果说出来让大家分享吗?
   1.学习课文的5自然段。
    1)、学生读出勾画的表现小女孩懂事的句子,教师跟着出示句子: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2)、指名读,师生评议指导朗读,读出小女孩的低着头不好意思。
    3)“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你知道了什么?(小女孩觉得自己摘花做得不对)
     过渡:你从哪些地方还看出小女孩觉得自己做得不对呢?
   2、学习感悟3自然段。
    1)指名读3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不知所措、惶恐”。
    3)、教师引读:小女孩知道摘花不对,因此被人发现时不知所措,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你能把小女孩没说完的话说完吗?学生想象小女孩说的话。
   3、学习感悟2自然段。
    过渡:你从上文的哪个自然段看出小女孩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1)、指名回答读2自然段。
    2)、小女孩是怎样摘花瓣的?教师在“俯在花前、小心地摘、双手捧着”下面加上着重号。
    3)、学生全体学小女孩摘花,师读2自然段。你就是这位小女孩,通过刚才的摘花体会到了什么?(小女孩很爱花)
    4)、让我们一起读2自然段,夸夸这个爱花的小女孩吧!
   4、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4、5自然段。(读出作者温和的语气)
   5、学习课文7自然段。
    1)指名读小女孩懂事的句子。课件出示: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
    2)你读这一句的时候,心情怎样?(前一句难过,后一句高兴。)指导朗读,抽读、范读、男女生读想结合,师生评议。
   6、学习课文9自然段。
    1)、指名交流小女孩懂事的句子。课件出示: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
      读了这句花你知道了什么?(小女孩想到妈妈生病了,爸爸又不在身边,心里很难受。)因此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2)、指导朗读。
      小结:真是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呀!同学们想读读这懂事的好孩子吗?
   7、同桌分角色练读4——9自然段的对话。
   8、指名分角色读,评议。
   9、全体学生分角色朗读,喜欢读那一个角色就读那一个角色。
   10、读得真感人啊!此时,你最想对小女孩说什么?
     小结过渡:其实小女孩送的不只是花瓣更是一份孝心,这件事不但深深地感动了同学们,也打动了文中的“我”。从文中什么地方看出来?
  (四)、学习11自然段。
   1、师范读11自然段。指名交流。
   2、齐读11自然段,读出我们心中的感动吧。
   3、口语训练:如果你是作者,送花时会对小女孩说些什么?作者的母亲看见了月季花又会说什么?
  三、总结全文
   1、过渡:小女孩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课文用对话的方式写出了她不仅爱花,更爱父母。她摘的花瓣的芳香飘到了她妈妈那里,她妈妈高兴;飘到了作者那里,作者也学着送花给自己的妈妈。孩子们,相信你们也闻到了花香,你们都是有孝心的好孩子。虽然我们的手中没有花瓣,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片花瓣,那就是我们的孝心。希望孩子们能用我们的心,让爸爸妈妈每天都能闻到淡淡的芳香。
   2、现在让我们一起朗读全文,用我们的声音、用我们的心读出小女孩的可爱和懂事吧。也为爸爸、妈妈送上一份祝福吧!
  四、作业:
   1、抄写表现小女孩懂事的句子。
   2、朗读课文。

  板书:
                 6 花瓣飘香

             小女孩  摘花瓣  送妈妈  (懂事孝心)

                 “我”买花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个小女孩摘花瓣给生病的妈妈的事。表现了小女孩是个爱花、懂事、有孝心的好孩子。课文内容浅显,学生一读就懂。教学时我主要抓住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好孩子来进行教学。采用“自读——感悟——合作探索”的教学模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在读中去感悟。读书是课堂训练的主线,因此我设计多种形式的读,并通过师生、生生相互评价,力求让学生充分去感知语言材料;通过学生自主感悟自由表达来体会文章的内涵。由于学生的感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我在学生感悟的过程中适当的点拨、引导,让每个学生的感悟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让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得到一定的发挥。在美的朗读中品味,在美的对话中感动,在美的情感中流泪,在教师这位学习好伙伴的引导下,学生展开了朗读,读中找到了根据,悟出了情感,一步步走进了小女孩的内心世界,学生的情感得到了释放,心灵受到了熏陶,体现了美文美教。



                         《习作2》教学设计
  【习作指要】:
   1.提起手中的画笔,为同学、老师、家长画张像,也可以画想象中的人物。
   2.介绍画中的人物,用文字为别人画张像,写一写他的外貌、性格、爱好等。
   3.画和写的时候,都要抓住人物的特点。
  【教学要求】:
   1.观察例图,学习例文,揣摩例图和例文是怎样抓住任人物特点来绘画和协作的。
   2.彷例,为同学、老师、家长和想象中的人的画像,并学习例文的写法来写一篇作文。
   3.学习抓住人物外貌,性格,与爱好等写出任务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介绍自己画中的人物,写出他的外貌、性格、爱好等。
   难点:画和写的时候,都要抓住人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一位同学走出教室,师问:刚才走出教室的是谁?
   2.讨论:说一说他的外貌以及穿着打扮。
   3.请这位同学走进教师,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师问:你能把他画下来吗?
   4.教师指导:我们可以画同学、老师、家长,也可以画想象中的人物。
  二.画像指导
  1.(出示武建设同学的画像),你们看,这就是赵建设为他的朋友武建设画的画像,谁来说说武建设的外貌?(这是他的外貌特征)
  2.根据这幅图,你能知道武建设有什么爱好吗?(这是他的特点)
  3.我们在画的时候,要把人物的特点画出来,让人一看,就知道你画的是谁。
  4.学生提起手中的画笔,为别人画像。
  三.例文引路
  1.小作者是怎么介绍武建设同学的这些特点的呢?我们来看看赵建设同学写的作文。
  2.指名一生读例文,其他同学认真想,想一想:小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武建设同学的特点?
  3.学生讨论,指名交流。
  4.教师小结:介绍画像中的这个人,可以写他的外貌,也可以写他的性格和爱好者,但都必须抓住人物的特点。
  5.学生分别练说自己画像中的人物。
  6.集体交流。
  7.教师评点指导:为抓住人物的特点,在介绍他的性格、爱好时,可举一两个例子。
  四.学生习作
  1.明确要求:向大家介绍画中的人物,要抓住他的特点,写清楚人物的外貌、性格、爱好等,也可以举一两个例子,语句要通顺,要把话说清楚。
  2.习作顺序:先介绍他的外貌,再写他的性格、爱好。每写一部分用一个自然段,要有条理。
  3.练习成稿,修改评议。


  
                         《练习2》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认真读短文,找出其中表示颜色的词,并能说出类似的词语,在此基础上学会简单的运用。
   2、照样子,练写上下结构的字。
   3、熟背八条成语和古诗《清明》。
   4、分组讨论“关于春游的建议“,并推荐代表发言。
   5、学写毛笔字:笔画“撇折”。
  【教学时间】:根据学生现状及教学实际情况机动安排。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学生各自尝试读懂题目要求。
  (2)师生共同讨论题目要求。
  (3)教师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1)在学生明白题目要求的基础上,各自认真地读读短文,一边读一边想这两小节分别写了什么,并找出文中表示色彩的词,用“——”画下来。
  (2)全班交流讨论,教师指点、评议。
  (3)读一读这些表示色彩的词,试着说说它们各自的特点。教师进行指点。
  3、练习
  (1)同桌相互讨论,试着说出几个类似的词语。
  (2)学生自己读读第二篇短文,思考以下问题:
  ①这一段话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在印象中这个季节有什么特点?
  ②这一段话写了哪些景物?在这个季节里它们分别是什么颜色的呢?
  ③在括号里填上表示色彩的词,并试着有感情的读一读。
  4、反馈
  (1)教师巡视学生,对个别学生给予及时的辅导。
  (2)发现好的练习,放在屏幕上让大家观摩学习。
  (3)请同学完整地读一读短文,体会巧妙地运用表示色彩的词给文章带来的美。
  二、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1、审题
  老师谈话,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指导
  (1)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驾”“碧”“望”三个字。
  (2)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提到的描红要求和写字要求。
  (3)指导书写“驾”。
  ①出示“驾”,引导学生观察它的结构。
  ②老师在黑板上示范描写“驾”字。提醒学生注意,上分下合,但上面不能分得太开。
  ③学生练习描写“驾”字。
  ④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写“碧”和“望”字。仿写时要先看清楚范字,再动笔写。
  3、练习
  让学生按要求认真练习描红、仿影和临写,老师进行个别辅导,教室里注意保持安静,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写字。
  4、反馈
  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矫正训练。

                       第二课时
  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熟记成语
  (1)审题
  ①指名读题。
  ②讨论弄清题目要求。
  (2)指导
  ①学生自由读八条成语。
  ②老师范读。
  ③学生自由读。
  ④理解八条成语的意思。(学生大体上能说出成语的意思即可,对一些理解有难度的成语,教师给予讲解。)
  (3)练习。
  ①学生自由练读。
  ②同桌练习背诵。
  (4)反馈
  ①集体背诵。
  ②指名背诵。
  2、背诵古诗《清明》
  (1)审题。
  ①指名读题目要求。
  ②师生谈话:你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在中国的传统习俗中在清明时节人们一般会做什么呢?
  (2)指导。
  ①学生自己试着读读这首诗,不认识的字自己查字典或问问同学。
  ②读诗的前两句,讨论:在清明节人们都要凭吊死去的亲友。诗人此时走在路上,他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的前两句,读出诗人哀伤苦闷的心情。
  ④于是诗人想到用酒来排解此时的忧愁,可是,找了半天没找到。恰巧遇到一位放牛归来的小牧童。诗人会问他什么,他又会怎么回答呢?读诗的后两句,结合插图说一说。
  ⑤看到远处飘扬的杏花村酒家的招牌,诗人的心情又会发生什么变化?请你通过感情朗读表现出来。
  (3)练习
  ①学生自读、自背。
  ②指名背诵。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关于春游的建议)
  1、审题
  (1)指名读读题目要求。
  (2)师生共同讨论题目要求。
  (3)师生明确题目要求。
  2、指导
  (1)分组讨论题目中的三个问题:这次春游去哪里?可以安排哪些活动?春游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2)每人在小组里要谈自己的建议。
  (3)小组里推荐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
  3、练习
  ①小组里选出的代表向全班同学作介绍。
  ②全班同学讨论、评议,对说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对说得有问题的同学给予纠正与指导。
  4、反馈
  二、学写毛笔字
  1、审题
  谈话,弄懂本题的学习要求。
  2、指导
  (1)引导学生回忆写毛笔字的要求。
  (2)出示卡片,让学生说出笔画名称:撇折
  (3)指导书写撇折。
  ①仔细观察“东”和“会”,这两个字中都有撇折,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②“东”中的撇折写时要藏锋起笔,向左撇出,至折处笔锋向右横出,顿笔回锋收笔。“会”的撇折与“东”略有不同:藏锋起笔,向左撇出,至折处笔锋向右横出顺势变挑。
  (4)学生练习描写撇折。
  3、指导书写“东”和“会”。
  4、练习
  让学生按要求认真练习描红、仿影和临写,教师进行个别辅导,教室里注意安静,可行当播放一些轻音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5041071号 淮安翔宇网络 技术支持,Copyright© 2012-2013 All Right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