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宇首页收藏本站

淮安翔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70|回复: 0
收起左侧

晚清以来淮安文化现象回顾

[复制链接]
老男孩 发表于 2015-4-12 09: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登极,建立大明王朝。1403年,明成祖朱棣夺了侄子惠帝朱允炆的王位迁都北京,为加强对南方的统治,使南方大米、绸缎、贡品能源源不断地运往帝京,大规模整治和修通了京杭大运河,为控制这条经济大动脉,使之畅通无阻,明王朝在淮安设漕运总督署,建府署、榷关,并给予漕运总督以兵备、财政、司法审判以至行政管理等权力。明初为发展生产,又推行“移民政策”,当时淮安的人口遽增,商业繁荣,使淮安渐渐成为苏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淮安的这种“昔日辉煌”随着我国封建社会发展到清代“康乾盛世”也达到了顶点。如果单从文化方面考察,在清顺治、康熙时即形成了邱象升、邱象随兄弟为代表的“邱氏世家”;在雍正、乾隆时也形成了以阮学浩及阮葵生、阮芝生父子为代表的“阮氏世家”。到清道咸年间, 淮安经历500年沧桑,500年的封建文化沉积,在文化界、学术界出现了名扬全国的潘德舆、鲁一同、丁晏、高延第四位文人、学者;到同光年间,又出现了著名学者徐嘉和段朝端。同时淮安城内形成了拥有较高的政治地位、丰厚经济实力、渊远文化素养的“丁、韦、何、许”“四大家族。 还有“潘、鲁、丁”“高、徐、段”和“四大家族”作一简单介绍。
  高延第(1923—1886)字子上,号槐西居士。其父士魁,号紫峰,道光已丑(1829)进士,官四川丹棱知县,蓬州知州,亦是地方著名学者。高延第幼承家学,满腹经纶,然科举失意,屡试不爽,中年后“深闭不出,锐意著书,”是同治《重修山阳县志》主要撰稿人之一。光绪九年(1883)主纂了《淮安府志》,其著作还有《盱眙县志》、《涌翠山房集》、《老子证义》、 《论文要旨》、《山阳耆旧诗选》等。他一生仅是“监生”,然他的学识为仕官、学者所钦服,学使黄漱兰(名体芳)侍郎以他的学行上奏朝廷,高延第方得“钦赐翰林院待诏”的虚衔。
  徐嘉(1834—1913)字宾华,出生于贫苦市民家庭,咸丰四年,(1854)以府试第一入学,迭经战乱而从未弃学,至同治九年(1870)江宁乡试中举,1903年方选任昆山教谕,几乎一辈子研究清初大学者顾炎武,完成了《顾诗笺注》20卷,这是一部研究顾炎武思想、史实资料翔实完备的著作,在学术界有很大的影响,是现今顾炎武研究者必读的基本书籍,其文学著作有《味静斋文集》。
  段朝端(1843—1925),字笏林,秀才,一生课读,从事淮安地方文献资料搜集、整理、研究工作,是《楚州丛书》的主要撰述人和资料提供者。1920年主持了《续纂山阳县志》编撰。其著作有《椿花阁诗集》、《椿花阁文集》、《楚台闻见录》、《淮人书目小传》、《淮著收藏记》、《跰躃余话》等。
  丁晏(1794—1 875),字柘唐,九世祖从济南来淮定居。道光元年(1821)举人,清代中后期著名经学家、文学家,著作甚丰,为“当世之冠”。
  丁寿昌,晏之长子,字颐伯,道光丁未(1847)进士;留户部任用,同治二年(1863)任福建道监察御史,后授知浙江严州知府,四年为救水灾殁于任上。
  丁寿祺,晏次子,字仲山,咸丰已未(1859)进士,历官内阁中书、刑部郎中,后外放为迤西道台,未赴任,回淮养亲。
  丁寿征,晏四子,字子静,道光丙午(1 846)优贡,应试作《经说》,颇得学使俊藻和时任礼部侍郎的曾国藩器重,官八旗弟子教习,以知县候选,精经史、小学。
  丁氏子嗣颇多,人丁旺盛,在淮安城内形成庞大家族群体,为“四大家族”之冠。
  韦氏家族以韦坦、韦墉兄弟为代表。。
  韦坦,字竹坪,号恬斋,道光丙申(1836)进士,官兵部主事晋职方司员外郎总司事。韦坦是一个办事干练、严肃又廉洁奉公的官吏,曾随大学士耆英“治狱绥远”,视察河工,赈灾济民,杜绝迎来送往,颇得道光皇帝的赏识。能诗文,《山阳艺文志》收有为李宗昉藏《题龚圣予(龚开)驯象图》诗。
  韦墉,道光甲辰(1844)副榜举人,亦能诗文。
  山阳何氏亦兴起于清道光年间,其代表人物为何锦及子侄其杰、其浚、其厚。
  何锦,字濯波,先世为浙江余姚人,是清代淮安大数学家骆腾凤的女婿,虽无科举功名,但“性孝友,敏于任事,喜为乡里兴利”,曾协助丁晏修葺旧城废垣,修复龙光阁,主普济、育婴两堂,任劳任怨,在地方上有较好的口碑和较高的威望。
  何其杰,锦子,同治甲子(1864)举人,官内阁中书,委署侍读,去官归里后,继承乃父之风,热心乡里公益事业,“每有义举,长官咸仰其计划,故城工、文渠、学宫、学额积谷等靡不赞助成事。”
  何氏另有:何庆芬,同治甲子(1873)举人。
  何其厚,锦侄,同治癸酉(1873)举人(顺天榜)。
  何其浚,锦次子,同治癸酉拔贡,“以谨厚见称,乡里公益多规随兄并为当事。
  排在“四大家族”末位的许氏家族曾出了两位进士,许氏故宅在城内多子巷,以前大门朝东,在上坂街,门楣有“进士第”三个大字的匾额。
  许世埙,嘉庆已卯(1819)进士,生平事业,无考。
  许焕,同治癸亥(1863)进士,曾做过一任安徽霍山知县,具体事迹不详。
  许氏另有许汝衡,道光乙酉(1825)拔贡,能诗文,《山阳艺文志》收有其文《汉高祖杀淮阴侯说》,诗《九日偕焦文甫麓樵兄登咬金墩》,其中有“归去不须伤往事,满城秋色树苍苍”句,颇为直白感人。
  到了清代同光年间,本来十分“兴旺”的淮安四大家族,很快地衰落了,代之而起的那就是
“秦、杨、叶、范”
四个家族。秦氏住城内小鱼市口东,原有宏大气派的大宅门;杨家在更楼东,以杨士骧、杨士骐等八个兄弟为代表;叶氏的住宅在兴文街,现已完全拆毁,建起了“楚州宾馆”;而范氏祖宅在丁光桥,后支系在西长街,原住宅也被毁,建成了“月湖小区”。
  现在淮安的老人没有不知道城内头号大地主秦少文,解放前秦家在南乡计有万余亩良田,秦家宅院雕梁画栋,房屋百间,大门和“明三暗五”的堂屋砖雕十分精美,秦少文妻妾成群,儿子就有十几个,过着十分靡烂奢侈的生活。
  秦少文,名保愚,字少文。父秦焕(1817—1891),字文伯,秦姓原是世代穷苦的儒生之家。秦焕通过苦读于咸丰十年(1860)中进士,留户部任用。秦焕精于制艺文字(八股文),在京城同僚中颇有名声,有“文虎”之称。因为在京被抽调参办同治皇帝“大婚典礼”所表现出来的“干练”,“京察”“一等加一级”,以三品衔外放广西桂林知府,调任梧州知府,广西按察使。“一任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秦焕晚年“归籍养疴”,用薪俸积蓄“购屋置地”,颐养天年。秦少文不是“读书种子”,但很有“经济头脑”,很会经营、盘剥,几十年间,成为淮安城内首屈一指大地主、大富户。后来秦少文花钱捐了一个“侯选知府”,民国十年(1920),《续纂山阳县志》辑成,还附庸风雅挂了个“参校”,在志书上留了个名子。秦少文在经济上是个暴发户,在政治上保守反动,辛亥革命淮安光复期间,作为“乡董”之一,在扑杀革命志士周实、阮式过程中扮演了不光采的角色。值得一提的是秦氏“长房长孙”秦粤生,字寄尘,1882年出生于广西祖父任所,后以“优贡”身份在京城任“七品小京官”。秦粤生能诗文,著有《寄尘诗稿》、《寄尘文稿》,他的诗文能反映清末民初社会现实,颇有价值。1939年日寇侵占淮城时,秦氏一家躲到城南十五里的“秦田村”,日军一百余人全副武装包围了整个村庄,“请”秦粤生出任日伪淮安知事。秦粤生拒绝“合作”,表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崇高的民族气节。
  对于“杨姓”人家,淮安老人有两种说法,一指住大鱼市口东的大地主杨咏禹家,杨咏禹拥有八千石以上的租谷,杨咏禹在世时吃喝嫖赌抽,到抗日战争前,杨家已迅速败落;一说是住更楼东的杨士骧、杨士骐家,笔者倾向于后说。
  杨士骧(1860—1909),祖籍安徽泗州,其祖殿邦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来淮任漕运总督,咸丰三年(1852)卸任后在淮安定居。杨士骧光绪十二年(1886)中进士,官至直隶总督(本书第二编有专文介绍)。因为杨氏未入淮籍,《淮山肄雅录》、《淮安府志·贡举》不录其名。杨士骧兄弟8人,均有科举功名,高的是进士翰林,低的也是秀才。在清光绪年间一跃为显赫的权贵、大地主。
  杨士骧兄弟与袁世凯关系密切,清末民初随着袁世凯权倾朝野,杨氏兄弟官运亨通,步步高升,后来也随袁世凯的死亡而销声匿迹。现介绍一下杨士骐。
  杨士骐(1862—1918),1882年壬午科举人,捐道员分直隶任用,总办关内外铁路事宜。1900年10月,随李鸿章入北京与“八国联军”议和,参与签订卖国的《辛丑条约》。后入袁世凯僚幕,充洋务总文案。1903年,以四品京官任商部右参议,次年任上海商部高等实业学堂监督。1906年后任商部参议、右丞、左丞,直至右侍郎兼驻沪帮办电政大臣。1909年,清政府敕令袁世凯组成“责任内阁”,杨士骐被任命为“邮传部”大臣。清王朝复灭后,任北京政府政事堂左丞,是袁世凯的得力干将,为袁世凯复辟帝制不遗余力。1915年1月,代表袁世凯向当时民国政府“立法院”发表“关于变更国体之宣言”。当了83天“洪宪皇帝”的袁世凯在全国民众一片“讨袁”声中死去,杨士骐蛰居上海,1918年9月被小妾毒死,也成了封建帝制的殉葬品。
  淮安的叶氏、范氏也是拥有数千石租的大地主。叶氏到民国年间家庭败落,从这个破落家庭走出去,投身革命的叶林解放后曾任北京市副市长、市委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范氏”兴起始于生活在道成年间的著名文人范以煦。范以煦(1817—1860),幼年从外舅祖丁晏学,道光癸卯(1843)优贡,博闻强识,熟谙地方掌故,精于史料考据,一生坎坷,43岁方中顺天副榜举人,第二年即弃世。著有《淮壖小记》、《淮流一勺》和《楚州石柱题名考》。由于资料阙如,范氏后人情况鲜见记载。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日甲午战争惨败,为救亡图存的变法维新流产,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被镇压,不但使全国人民在精神上震动巨大,使先进的知识分子觉醒,走“师夷长技以治夷”的道路是行不通的,也使清政府中有头脑的官员认识到“清室不足有为”。特别是一些满怀爱国激情的青年学子大声呼号“吾国今日如垂危之病,以学为药,而子弟出洋求学者,乃如求药之人”。日本与中国毗邻,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强盛起来了。千百年来,日本一向拜中国为师,为救亡强国,昔日的“先生”为什么不可以“屈尊”问学于“学生”。在清政府政策的鼓励下,从1901年起一批又一批“无贵、无贱、无富、无贫、无长、无幼”学子来到了日本,日本政府为侵占中国的“长远计议”也予以积极配合。这就形成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出国热潮”。
  淮安作为一个有深厚封建文化底蕴的城市,随着全国“出东洋游学”的热潮,一大批青年知识分子走出了国门。他们是:杨俊生、谈荔孙、周作民、裴楠、徐钟恂(进士翰林)、尹寒柏、任祖棻、窦大有等。辛亥烈士、南社诗人周实虽“因事羁绊未东渡日本,他热情鼓动友人、同学出洋,王锡祺因“家母竭力劝阻”,虽未“游学日本”,还自费去日本考察半年,去东洋寻找自己的“强国梦”。
  考察这批去日本留学生的家庭,大部分人的祖辈、父辈在清廷均是有功名、有地位的官吏,也就是说,他们是封建文化营垒中跳出来的“先知先觉”人物。这些留学生,适应时代的需求,到日本后学习军事、经济、法律、自然科学,和他们先辈走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成就了自己的事业,成为军事家、经济学家、法学家、金融家、造船家,成了时代的弄潮儿。如:谈荔孙,祖籍无锡,祖父谈静山曾在淮安作幕僚,后在四川做个一任夔州知府,亲身体会封建政体的腐朽,官场的黑暗,遗嘱中就要谈氏子孙“不入仕途”,1891年由四川返淮后,毅然捐资创设“谈氏东文学馆”,专程赴沪延聘日籍教员二人来淮教授谈氏子孙和外姓青年学习日文、数学、自然科学。这不失为谈氏的创举。1900年,谈荔孙考取官费留学日本,入东京高等商科学校,攻读银行经济专业。曾在“谈氏东文学馆”学习的周作民也于1906年考取官费留学日本。后来谈、周和朱虞生三人成为全国闻名“淮安三大银行家”(本书第二编有专文介绍)。
  再如尹柏寒(1882—1957),讳同愈,祖籍桃源(今泗阳),世居淮安。祖父尹耕云,清道光庚戌(1850)进士,官河陕汝道加布政使衔。由于尹家与杨士骧家是世交。后任山东巡抚的杨士骧为尹柏寒安排了一个官费去日本留学的名额,1908年春,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七期(见《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国留学生名录》)学习马兵科,与蒋介石是先后同学(蒋为第十期)。尹柏寒学成回国投人军界,参加辛亥克复南京的“天堡城战役”,南京光复后任“徐上六县(邳、沛、肖、丰、睢宁、铜山)清乡司令”,继任南京要塞第二旅旅长,“二次革命”时,任上海镇守使署少将参谋长。民国以后到北伐战争的二十多年间,尹柏寒相继经历了1920年“直皖战争”、1924年的“江浙战争”、1926年的“人豫之战”。1915年任湖北全省中将警备副司令。长期军旅生活和尔虞我诈的争斗使他感到十分厌倦,后离职在上海做“寓公”,结识中国民主促进会负责人王绍鏊(解放后曾任“民进”副主席、财政部副部长)。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尹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不满,曾秘密加人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特别党员”,抗战爆发后,利用自己特殊身份和经历,掩护中共高级领导人王必成(中将,曾任昆明军区司命员)、高原(解放后在司法部工作),为坚持苏北抗战的新四军罗炳辉、黄克诚部购买药品棉花等军需物资。在他的影响下,侄辈尹莹升(后改名陈冰)、楚升、珍升(后改名尹定)、秀升(后改名李利)等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投身革命,有的解放后成了我党的高级干部。
  历史是不以人们的意志而转移的,和清王朝和日本军国主义者开了个玩笑。清朝统治者没想到,朝廷提供“官费”一批批送到日本去的留学生,并没有按照他们的安排为“君主立宪”造就人才,以挽救皇朝的危亡,有不少人却积极投身辛亥革命,成了自己的掘墓人;日本政府也没想到这些“在日本受到感化的中国新人材”没成为他们“无限扩张于(中国)大陆”可“信赖”的人群,有不少人却成了抗击日本侵略的中坚力量。
  在上述“先觉”的知识分子带动下,大批的淮安读书人也在寻求自己的救国兴邦之路。1909年,被称为同盟会“宣传部”的文学团体“南社”在苏州成立。南社的发起人为陈去病、高旭、柳亚子。在两江高等师范学堂读书的周实、周伟以及阮式等闻风而动,欣然参加,并成立了以周实、阮式为首的,以淮地旅宁旅沪学生为骨干的“淮南社”,为南社作“桴鼓之应”,以诗歌鼓吹革命,不遗余力。周实等被柳亚子称为是“社中眉目”。根据柳亚子1936年提供的资料,南社中的淮安籍成员是:
  周实,字实丹,号无尽,别号吴劲(人社序号45以下同)。
  周伟,字人菊(46)。
  夏焕云,字倬夫,自请出社(47)。
  周芷生,字沅芗,号兰客,周实妹,已故(148)。
  阮式一,字式一,(337)(阮式弟——笔者注)。
  邵天雷,字无妄(354)。
  张冰,字雪抱(398)。
  刘去非,字去非(473)。
  王鼎,字桂秋,一字桂佛,号筱村,别号且安(554)。
  潘名泰,字子詹,号一痴(658)。
  邵延庚,字少周(972)。
  于秉衡,字秉衡(973)。
  周颂南,字一风(982)。
  阮式没有填写入南社的表格,如今南社的研究学者,一般把“淮南社”作为南社的一个支社,把阮式也看成是南社成员,不统计“淮南社”的成员,淮安籍南社成员就有14人之多,这在苏北(除高邮)是绝无仅有的,在全国也是罕见的。
  考查这批南社成员的家庭,大部分没有什么显赫的背景,还有不少出身于穷苦的读书人家庭。他们的言辞激进,投身民主革命行动坚决,义无反顾。周实、阮式还为淮安光复壮烈献身,留下许多慷慨激越、感人肺腑的诗篇。作为淮安地方的一种文化现象,不能不给后来人留下深沉的思考。
  清代末年,吏治腐败、卖官鬻爵明码标价,是中国封建社会最黑暗的时期之一。官吏搜括民脂民膏到了疯狂的程度。当时山阳县是淮安府的首县,城里官署、学府林立,这就使淮安不但聚集了大量的官吏、文人,商业、消费经济也远远高于周边府县。“山阳县”对江苏官场来说是有名的“肥缺”。清末的山阳知县陈维藻、恩厚、瑞成、姚荣泽等,根据资料,这些人都是“捐班”出身,他们花银子买来一顶七品乌纱,上任后即明目张胆不择手段的敛财,离任时常常将库银席卷而去,从此隐姓埋名。到了民国年间,一切陋习更是“萧规曹随”,有过之而无不及。从民国元年到十年,淮安的“民政长”“知事”(民国后改“知县”为此名称),十年间,“走马灯”似的换了12任。真所谓“你刚唱罢我登台”,即使有个别清廉、革新派人物,由于官场病败的“惯性”,他们也不能在任长久,只好拂袖而去。官风的败坏,导致淮安质朴淳厚的民风也开始改变。上世纪一、二十年代至抗日战争爆发,淮安大户人家,有见识的知识分子家庭,甚至抛弃家业房产纷纷离开淮安到外地谋生、创业。有经济实力的还把子弟送到西欧、美国留学,这虽未像清末形成“游学东洋”的“热潮”,其人数亦不少,其中不乏有成功之人。下面试举几例。
  顾翊群,字季高,1900生,其祖顾云臣,进士,曾任湖南学政,其父顾震福,举人,能诗文。民国初年,顾翊群在北京大学旧制三年预科毕业后,入北京政府财政部任职,旋继续回北大攻读金融、工商管理专业。1921年赴美留学,先后在印第安州、俄亥俄州学府与纽约大学获工商管理学士、硕士学位。学成后,回国在上海金融界任职。1936年,任国民政府行政院参事,同年与陈光甫等赴美,与美国财政部交涉白银问题,订立《中美白银协定》。抗战期间,任广东省政府委员兼财政厅长,主持中国农民银行,直至国民政府代理财政部常务次长。顾翊群多次代表中国政府出席金融、外汇管理国际会议,任国际货币基金会中国首任执行干事,晚年定居美国。著有《危机时代的中西文化》及多部有关金融、国际货币方面的著述。
  金世鼎,字诺九,1908年生,国立中央大学法学系毕业,取得学士学位,通过原国民政府司法官考试,后留学法国,考入巴黎大学法学院研读罗马法、刑事司法和法制史,取得巴黎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上海地方法院检察官,南京国民政府“首都高等法院”推事、庭长,“最高法院”推事(即审判员)兼书记官长。抗日战争胜利后,是国民党政府审判汪伪政权头面人物的法官之一,主审了大汉奸周佛海,名噪一时。金氏主张审判独立和建立案件在未公开审理前承办人“保密制度”,以防止司法干扰而出现司法不公和“枉纵”现象。后随国民党政府去台湾。任台湾“司法院”第二、三届大法官,著有《中、法刑事司法制度之比较研究》、《司法官之铨任》等著作。
  裴锡恒,1908年生。其曾祖裴荫森,进士,曾任清政府船政大臣,其父裴楠,字籽青,日本留学生,曾任军阀北京政府时期武昌县县长。1929年,江苏省立淮安中学毕业被保送到国立中央大学上海商学院学习。大学毕业后入上海中孚银行任职。抗战前在父亲的支持赞许下赴美留学,先后在俄亥俄州大学商学院、纽约大学攻读“银行和会计”专业,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博士学位。入纽约中国银行任会计部副主任、主任。1956年,放弃在美国优厚待遇,克服重重阻挠回到祖国,受到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人民日报》1958年5月8日,以《回到祖国,时刻都感到幸福》为题,报道了鲍成志、裴锡恒等五位留学生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消息。回国后,裴锡恒仍在新中国北京中国银行总行任职,历任营业部会计科副科长、财会部英语顾问、国际清算部高级会计师,直到1989年退休。
  此外,如郝更生(1899—1975),1919年留学美国,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土木工程,后转人春田大学专攻体育,新中国成立前,是国民体育的主要负责人(本书第二编有专文介绍)。戴占奎(1897—1973),1920年到法国勤工俭学,在法结识周恩来、李维汉等中共早期领导人,学习土木工程,解放后在第一机械工业部任工程师,曾主持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太原钢铁厂、洛阳“一拖”土建工程;其弟戴占勋上海复旦大学毕业后游学德国,后在上海译文出版社做德文翻译工作。马镇坤,中央大学毕业,赴英、德留学,学习地质,是与李四光齐名的地质学家;李孝侯,早年毕业于北洋工业大学,初学工程机械后转为滑翔机、飞机设计,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飞机设计师,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教授;王辛笛,英国留学生,学习英国文学,后成为著名的诗人等等。
  时光推到20世纪30年代,日本在占领了东北后,向华北推进,民族危机空前尖锐,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汹涌澎湃。淮安出生于中小业主、普通市民家庭的青年学生,和全国青年一样也踊跃投身到抗日救亡斗争中去。除上文已经提到的尹氏兄弟姐妹外,还有毁家纾难的肖禹和杨道生、杨述母子,丁澄、丁九兄弟。随着红军结束了长征,在陕北建立革命根据地,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大批热血青年奔赴抗日前线,淮安也有不少青年,放弃学业奔向延安,形成一股革命风潮。他们中有:杨述夫妇、寄明兄妹、郝孚远(解放后任长春一汽党委书记)、王晶垚(燕京大学历史系学生,由成都进入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解放后为中国社会科院历史所研究员)等等。
  早在1927年,淮安即有中国共产党员的秘密活动,12月,中共淮安特别支部成立,是苏北地区最早成立的党组织。陈治平、谷大涛、赵心权等1928年2月,发动了中共江苏斗争史上有影响的横沟寺农民暴动。到了30年代,大批出身贫苦的农村青年在共产党领导下组织起来,坚持地方反敌伪斗争,其中代表人物有许邦仪、周兴、邹屏、王一香、颜景詹、李仲英等。通过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终于迎来了淮安的解放,淮安的新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5041071号 淮安翔宇网络 技术支持,Copyright© 2012-2013 All Right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