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宇首页收藏本站

淮安翔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98|回复: 1
收起左侧

艺术道路上的徒步者

[复制链接]
淡定自若 发表于 2013-10-28 19:3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艺术道路上的徒步者
 
http://szb.hynews.net/hhwb/res/1/20131027/48451382804785432.jpg
http://szb.hynews.net/hhwb/res/1/20131027/31221382804785432.jpg
http://szb.hynews.net/hhwb/res/1/20131027/20641382804785432.jpg
http://szb.hynews.net/hhwb/res/1/20131027/75571382804785448.jpg
http://szb.hynews.net/hhwb/res/1/20131027/87461382804785448.jpg
  杨彭水墨
  杨彭艺术档案
  杨彭,字大年,号蕴书楼主人,男,祖籍扬州,1956年生于古彭徐州,现为文化部中国艺术文化普及促进会艺术教育委员会艺术教育中心主任。
  1972年在上海受当代书法大家朱屺瞻、韩天衡的影响学习书法,后又得到谭以文、胡道华、费新我、王澄、言恭达、马士达、王宽鹏、李刚田等诸多先生的亲授,在篆隶楷等方面有所成就。上世纪70年代末,篆刻在老一辈西泠印社社员高石农、谭建丞,以及刘云鹤、吴觉迟、李刚田、韩焕峰等先生的指导下学习汉印,涉足诸家,自成一面。
  1980年篆刻入“今日江苏”篆刻展获优秀奖;1987年入展中国“现代国际临书大展”;1992年其名录被收入《当代篆刻家大词典》;1993年南京出版社出版其《淮阴名人名胜印谱》;2010年书法入展中国文字博物馆“首届四堂杯全国书法精品大展”;2012年获淮安市职工书法一等奖,并被授予淮安市职工艺术明星;2013年书法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第二届篆书展”、“平复帖杯”全国书法大展。

  淮周刊:杨老师,你是淮海晚报的老朋友,20年前晚报创刊号上就有介绍你的文章,在晚报创刊20年后的今天,重访友人,我们很高兴。听说您的书画展将于10月30日在市博物馆开幕,您可是我们淮安相当成功的书画家了。
  杨彭:过奖了,我一直认为真正的书法高手在民间,是那些不显山露水的思想者。没有人敢说在艺术的道路上已经成功,成功是要看一个人综合的知识面,看文化修养的积淀程度。举办几次展览,只能反映某一时期的艺术水平。我只是求进取,大家都在进步,如果我停滞不前,那就是退步了。就我这个层面来说,书画展只能说是和全市书画爱好者进行一些探讨。
  
  淮周刊:您是怎么开启您的艺术创作道路的?
  杨彭:我的兴趣很广泛,书法、篆刻、绘画、文学、戏剧、曲艺、舞蹈、音乐等等,我都喜欢。现在人近60岁,却有了很强的危机感,我急需从这些姊妹艺术中汲取养分。音乐中有舒展和激昂,戏曲中有文戏和武戏,唱腔中有低缓和高亢,这和书法印章中的密与疏,浓与淡,细与粗,断与连,直与斜,都有相似之处。
  我学书法和篆刻都没有拜过师,只是在刚开始的时候,受过一些名人的影响而产生了学习的兴趣。1972年我在上海当兵,那时没有书法协会,上海各个区有自己的文化宫,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书法小组、美术小组。我没事的时候,就会去看他们画画写字。一次我看朱屺瞻画梅,他先在四尺宣纸上用毛笔勾出枝干,花瓣则是用手指蘸了印泥一个一个揿上去的。当时我就看傻了,才知道创作不管方法如何,最适合的就好。就这一次,我便产生了学习书法和绘画的冲动,一发不可收拾。
  那时候我们有个文化干事会在石头上刻章,看他刻,我也跑到南京路朵云轩买了石头和刀,刻了起来。那时候也不懂刀法,也不知道标准的篆字怎么写。直到1978年回到淮安,见到了西泠印社社员,我的启蒙老师刘云鹤先生。他跟我说学印一定要走汉印的路,还送了我两本梁披云主编的《书谱》。在当时那个艺术类图书匮乏的时代,这两本杂志十分珍贵。刘先生的一句话,我就开始收集报纸上少得可怜的印花,剪下来粘在一个本子上观摩,照着临印。1980年我投稿参加了《今日江苏》篆刻比赛,竟然得了优秀奖,那时候在淮安影响不小。
  
  淮周刊:听说您刚刚开始写书法的时候,不是从楷书开始的?
  杨彭:1980年,我认识了书法大家谭以文,谭先生的一句话让我终身受益,他说写书法眼界要高,起步要高。所以,我未练过楷书,上来就写篆书,接着是隶书。
  秦篆汉隶,特别是在由秦向汉演变的时期,篆中有隶,隶中有篆,这样亦篆亦隶的字形非常有意思。有人认为其不规范,便排斥学习此类字体,其实大可不必。作品有些一眼能看透,有的则回味无穷,而亦篆亦隶属于后者。
  篆、隶、楷这三种字都是比较工整的字体,结构安排上都有相通的地方,都是上密下疏。只要搞清楚了一个原理,触类旁通,对其他字也就能理解了。所以有些人认为写字一定要反复练,把字写像了才算好,才敢换字体写。其实不然,万变不离其宗。写字要动脑筋,要思考。
  
  淮周刊:但是看了您近期的作品,发现您开始写小楷、刻小印了,为什么?
  杨彭:学习需要精神,艺术家最难的是要有勇气不断地否定自己。一个总认为自己的作品如何好的人,是很难去学习新东西的。当你写了一段时间的篆书,再跳出来换写隶书,写了一段时间隶书后,再回过头来写篆书,这时,你对写篆书就会有新的理解,这会促使你提高,这可能要比抱着一本字帖死写来得好。我喜欢文人之间直接的对白,批评需要胆量,接受批评更需要胆量,我更喜欢后者。
  写小楷,刻小印需要高度的静气和内功,不温不火,越小越精致,越精越见功力,越有味道。刻印比写字难,首先是印反映出的信息量大,构图、线条、用刀、残缺与否、边框处理,既要有传统,又要有作者的创作思想,那种虚和实,完整和残缺、正和斜,都极具匠心。方寸之间气象万千,刻印和写字一样,以刀代笔,行刀或冲或切,有的意到笔不到,有的用笔意来表现篆意,有的细腻写实,有的夸张写意。所有这一切都要有书法基础和对文字的娴熟驾驭能力,我们常说的印外求印、字外求字就是这个道理。
  
  淮周刊:我们知道您的篆刻相当有名气,您1993年出版的《淮阴名人名胜印谱》启迪了不少人,领他们进了艺术的殿堂。现在甚至不少人认为您只会刻章,不会写字。
  杨彭:说实话,过去的多年刻印,都是在摸索,刻得好的不多,那时自己对中国书法篆刻理解也还不深刻。现在积累多了,经验也相对丰富了,汉印、古玺、秦印、甲骨、金文印、陶瓷印,明清流派的印章摹本,这些心中都有数。
  我整理了近30年收集的古字汇编,全是一个字一个字从各式的报刊上摘下来的,按拼音分类,是一本难得的篆刻工具书。我的印章从汉印中来,又到汉印中去。能得到很多人的认可,我很荣幸。
  
  淮周刊:看了您这些年的作品,不管是篆刻、绘画、还是书法,里面都渗透着年轻人的活力,您作为一个年近60的人,是怎么做到的?
  杨彭:我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高人,因为有了敬畏,我才懂得了什么叫仰视,什么叫尊重,什么叫三人行必有我师。人人都有敬畏之心,才会不断学习、包容。
  不断地学习就必须有个好心态,一个健康、年轻的心态。我喜欢和高人在一起,和他们在一起能学到很多经典的东西,高人中也不乏年轻人。我们这些年岁大了的人,写出来的东西难免苍茫,而年轻人接受新东西的能力强,新观点、新思想比我们要多,和他们在一起,汲取他们朝气蓬勃的一面,慢慢沁入作品,可以使作品更加灵动。年轻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时代,时代感是阵风,但我也不是在盲目跟风。描摹当随时代,我觉得,我的作品需要有时代气息,这个社会也需要时代气息,社会需要的就是我要做的。
  
  淮周刊:听说您曾徒步4000多公里,是什么促使你徒步远行?
  杨彭:艺术创作是需要灵感的,灵感有先天因素,但更多的是后天寻得。我曾以一个50多岁年龄的身体,徒步4000多公里,去过内蒙、北京、河北、山西、山东,到过乔家大院、平遥古城、壶口瀑布。我带着艺术家的眼光走这些路、看这些风景,是我一生中的莫大财富和丰富积累。如今这些大自然的美好记忆已经完全融入于我的血液中,成为我创作灵感的一部分。
  灵感表现在艺术家的思想、眼光、境界、理解能力等方面。一件事物在一般人看来,可能只看到一面,而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就会大显它很多美的层面。如果你发现不了,你的思维必然要比别人落后一个层次。所以,4000多公里的徒步,实际上是我一次身体上的历练,一次艺术的洗礼,一次灵感的找寻。
  
  淮周刊:艺术家的创作之源在于他的文化沉淀,您在艺术道路上积淀了40年,您是怎么理解这个积淀的?
  杨彭:文化的积淀,积累有多少,到底用什么来衡量,确实很难。肉眼看不到,仪器测不到,但确确实实又在我们的言谈举止中表现出来,是很实的东西。
  书法的意义在于书写者能把自己的书意、书趣、书气、书韵表达出来,而观者的情感能随之或激动或平静,观者的共鸣是实的。陶渊明有句话说,“但得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如果真能得到个中趣味,又何必去计较他用什么方法去探得呢?
  写书法是用手更用心。手写是实,心写是虚,我们常常说悟道、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有的人花很多时间去读书、读帖,坐在那里冥想领悟,打开的是心门。思考是虚,写是实,但思考出来的东西落在笔下,落在刀口,就是积淀。积淀越多,作品越耐人寻味。
  我们整天与古人对话,一本字帖读几年。翻来覆去,可能到最后才能领悟其中的一点点,那在读帖的过程,我们内心涌动的感动,使帖的精气神能有所摄入,成为日后笔下的一部分。明人袁宏道说过:善学者,师学不师道。换句话说,善书者,心契、心法、心仪,那自然就会产生妙赏、联想而无尽无止。这些都是积淀。

  ——访淮安书画、篆刻名人杨彭
  □晚报记者 伍树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5041071号 淮安翔宇网络 技术支持,Copyright© 2012-2013 All Right Reserved.
返回顶部